HDMI 版本_1

HDMI 版本_1

HDMI 設備的製造遵循各種版本的規範,其中每個版本都被賦予一個數字和/或字母,例如 1.0、1.2 或 1.4b。 該規範的每個後續版本都使用相同類型的電纜,但增加了電纜傳輸的帶寬和/或能力。 列出具有 HDMI 版本的產品並不一定意味著它將具有該版本列出的所有功能,因為某些 HDMI 功能是可選的,例如深色和 xvYCC(索尼將其稱為“x.v.Color”) ” )。請注意,隨著1.4 版電纜的發布,HDMI Licensing LLC 小組(負責監督HDMI 標準)將要求從該電纜的所有包裝和廣告中刪除任何對版本號的引用。[135] 自 2012 年 1 月 1 日起,非線纜 HDMI 產品將不再允許引用 HDMI 編號,並且需要說明產品支持 HDMI 規範的哪些功能。


版本 1.0 至 1.2

HDMI 1.0於2002年12月9日發布,是一種單電纜數字音頻/視頻連接器接口,最大TMDS帶寬為4.95 Gbit/s。 它支持高達 3.96 Gbit/s 的視頻帶寬(1080p/60 Hz 或 UXGA)和 8 通道 LPCM/192 kHz/24 位音頻。 HDMI 1.1 於 2004 年 5 月 20 日發布,並增加了對 DVD 音頻的支持。 HDMI 1.2 於 2005 年 8 月 8 日發布,增加了對 One Bit Audio 的支持,用於超級音頻 CD,最多 8 個通道。 它還增加了適用於 PC 源的 HDMI A 型連接器的可用性、PC 源僅支持 sRGB 色彩空間的能力,同時保留支持 YCbCr 色彩空間的選項,以及需要 HDMI 1.2 和更高版本的顯示器來支持低壓源HDMI 1.2a於2005年12月14日發布,全面規範了消費電子控制(CEC)功能、命令集和CEC合規性測試。


1.3版

另請參閱:HDMI 1.3a 規格
HDMI 1.3 於 2006 年 6 月 22 日發布,將單鏈路帶寬提高到 340 MHz (10.2 Gbit/s)。 與之前 HDMI 版本中的 24 位 sRGB 或 YCbCr 相比,它可以選擇支持深色,包括 30 位、36 位和 48 位 xvYCC、sRGB 或 YCbCr。 它還可以選擇支持 Dolby TrueHD 和 DTS-HD Master Audio 流的輸出,以供 AV 接收器進行外部解碼。 它集成了自動音頻同步(音頻視頻同步)功能。 它定義了電纜類別 1 和 2,其中類別 1 電纜的測試頻率高達 74.25 MHz,類別 2 的測試頻率高達 340 MHz。 它還添加了用於便攜式設備的新型 C Mini 連接器。

HDMI 1.3a 於2006 年11 月10 日發布,對C 型電纜和接收器進行了修改、源端接建議,並刪除了下沖和最大上升/下降時間限制。它還更改了CEC 電容限制、澄清了sRGB 視頻量化範圍和CEC計時器控制命令以更改的形式返回,並添加了音頻控制命令。 它還添加了對可選的比特流 DST 格式流式 SACD 的支持,而不是像 HDMI 1.2 及以上版本那樣的未壓縮原始 DSD。

HDMI 1.3b、1.3b1和1.3c分別於2007年3月26日、2007年11月9日和2008年8月25日發布。 它們沒有介紹HDMI 特性、功能或性能上的差異,而僅描述了對基於HDMI 1.3a 規範的產品進行的有關HDMI 合規性(1.3b)、HDMI C 型迷你連接器(1.3b1) 和有源HDMI 電纜(1.3b1) 的測試。 1.3c)。


1.4版本
HDMI 1.4於2009年5月28日發布,首批HDMI 1.4產品於2009年下半年上市。HDMI 1.4將最大分辨率提高至4K × 2K,即24 Hz/25時3840×2160(4K超高清) Hz /30 Hz 或24 Hz 時4096×2160(這是數字影院使用的分辨率); 添加 HDMI 以太網通道 (HEC),允許兩個 HDMI 連接設備之間建立 100 Mbit/s 以太網連接,以便它們可以共享互聯網連接; 並引入了音頻回傳通道 (ARC)、3D Over HDMI、新的 Micro HDMI 連接器、擴展了對色彩空間的支持,並增加了 sYCC601、Adobe RGB 和 Adob​​e YCC601; HDMI 1.4 支持多種立體 3D 格式,包括場交替(隔行掃描)、幀封裝(全分辨率上下格式)、行交替全、並排半、並排全、 2D + 深度和2D + 深度+ 圖形+ 圖形深度( WOWvx),並在1.4a 版本中添加了額外的頂部/​​底部格式。 HDMI 1.4 要求 3D 顯示器支持 720p50 和 1080p24 或 720p60 和 1080p24 的幀封裝 3D 格式。高速 HDMI 1.3 電纜可以支持除 HDMI 以太網通道之外的所有 HDMI 1.4 功能。

HDMI 1.4 with Audio Return Channel


HDMI 1.4a 於 2010 年 3 月 4 日發布,並為廣播內容添加了兩種額外的強制性 3D 格式,該格式與 HDMI 1.4 一起推遲,以便了解 3D 廣播市場的方向。 HDMI 1.4a 定義了廣播、遊戲和電影內容的強制 3D 格式。HDMI 1.4a 要求 3D 顯示器支持 720p50 和 1080p24 或 720p60 和 1080p24 的幀封裝 3D 格式,並排水平分辨率為 1080i50 或1080i60,以及720p50 和1080p24 或720p60 和1080p24 的頂部和底部。

HDMI 1.4b 於 2011 年 10 月 11 日發布。新功能之一是它增加了對 120 Hz 3D 1080p 視頻的支持 – 允許每眼 1080p60 的幀封裝 3D 格式(總共 120 Hz)。 HDMI 規範的所有未來版本都將由 2011 年 10 月 25 日創建的 HDMI 論壇制定。


2.0版本

HDMI 2.0,被一些製造商稱為 HDMI UHD,於 2013 年 9 月 4 日發布。
HDMI 2.0 將每通道的最大TMDS 吞吐量從3.4 Gbit/s 提高到6 Gbit/s,從而使最大總TMDS 吞吐量達到18 Gbit/s。這使得HDMI 2.0 能夠支持每秒60 幀(fps) 的4K分辨率。 HDMI 2.0 的其他功能包括支持 Rec. 2020 色彩空間、雙視圖、4:2:0 色度子採樣、25 fps 3D 格式、多達32 個音頻通道、高達1536 kHz 音頻、多達4 個音頻流、21:9 寬高比、HE- AAC 和DRA 音頻標準、動態自動唇形同步、改進的 3D 功能以及附加 CEC 功能。